问题标题:
【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问,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
问题描述:
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问,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马达回答:
《拟古》的诗句强调: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
A不合题意,“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不合题意,“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此观点看到了绝对运动但否认了相对静止;
C不合题意,“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符合题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最经典反映.赫拉克利特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
故本题选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