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待漏院记
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①,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②启行,煌煌火城③。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④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⑤,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⑥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土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⑦,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⑧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
【注解】①品物:万物。亨:通达。②相君:对宰相的敬称。③火城:朝会时的火炬仪仗。④兆民:百姓。⑤灾眚:灾祸。荐至:接踵而至。⑥厘:矫正。⑦慆:长久不绝。⑧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
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使国家安定太平的一项是()
A、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B、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C、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D、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天道到圣人,从自然到社会,从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以古论今,步步深入,
环环相扣。起笔以“德”字作为全篇立论的依据,给人以凛然感。
B、文章通过对贤、奸、庸三类宰相的描述和评判,表达了作者公正无私,勤政安民的吏
治主张,富有进步意义。
C、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待漏院临朝前的大臣们的不同心态进行对比,颂扬了敢于直
谏的贤相,鞭挞了谄上欺下的奸臣,指责了碌碌无为的庸员。
D、尽管本文“似箴似铭”、“非骈非散”,但都继承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具有
平易晓畅,结构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