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中学生在课堂的主要表现怎么写】
问题描述:

中学生在课堂的主要表现怎么写

侯锡九回答:
  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去追问的问题,就象一个人一生中要不断地去追问人为什么要活着一样,不去追问人为什么活着,并不影响我们活着,但却影响我们活着的质量与品位.这些年来通过学习、思考、研究我们认为理想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主要应体现五个特征.1、是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2、是协调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3、建立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让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实践.5、师生在课堂生活中共同成长、发展.这五个主要特征体现了我们对教育的独特思考与理解,以及我们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我们把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作为第一个基本特征,那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激活学生思维,高效地开展教学的前提,更是因为它还是学生心灵舒展、健康成长的基础.记得六年前,有一位家长来学校向我反映情况,他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孩子知识没有学好,今后还可以再学,如果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人格扭曲了,那将是一生都无法弥补与挽回的.”他的话引起了我对教育的重新审视与深深的思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不是生命的压抑,而应是智慧的启迪,生命个性的张扬.就是在那一刻,我坚定了一定要在包钢实验一小建立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决心.为此,我们早在98年提出了“五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教育技术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音乐带进课堂.我们把学生对一个老师的喜欢度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重内容之一,每学期坚持测评.我们还通过构建学习化学校,重建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深层面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让教师从心底里尊重热爱学生.目的就是创建一种学生喜欢、充满思维活力和创造精神的课堂环境.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育的全部意蕴几乎都蕴含在师生关系中.在第二个特征中,我们强调协调二字.这意味着我们既反对那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做法;也反对注重了过程与方法、或态度、情感、价值观,而忽视扎扎实实的基本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做法.我们认为:儿童的成长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历程.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人.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割裂、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三维目标,在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增长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同时在师生与文本的真情对话、智慧碰撞、充分交流中得到思想、感情、精神的滋养.第三个主要特征中,我们强调两点:一是充分调动发挥主体精神,二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为现代学习方式,即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多种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应体现以下三个本质特征:1、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2、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3、问题性.问题是思维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特别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书本、质疑教师,质疑权威.有人认为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有的教师课堂上不敢讲了,不管教学的内容是不是适合探究、合作,都去探究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合作而合作,缺乏全面系统辩证的哲学思想,本末倒置,非此即彼.我们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始终要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思想,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恰当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突出师生主体精神的多样化包括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体系.我们把学习方式作为理想课堂的主要特征,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到底是生存方式的转变,它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影响学生一生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这个民族中许多人习惯依赖被动,缺乏独立主动的精神;习惯迷信权威,缺乏思考创新;性格内敛,缺乏自我表现,总是等别人的安排,等领导的指示,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这些都不能不说与我们的教育长期以单一的接受式教学有关.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我们一定要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下大力气转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的局面.我们把走进自然、社会、实践作为理想课堂的第四个主要特征是因为:大自然是知识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发展智力的学校,也是丰富精神世界的学校.只有走向自然、生活、社会、实践并与之结合的知识,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知识.也只有运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最有魅力、最有生命力的知识.这既是一个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方式的问题总之,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应是学生扎扎实实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课堂,是师生主体精神充分发挥的课堂;是师生文本间智慧碰撞、情感交流、思想对话的课堂;是师生个性张扬创造力不断生成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必须不断地去追问:我们如何才能到达理想的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力,在于更新观念,创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自我反思、合作共创的教师文化.作为一名教师,让学习、实践、反思、创新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活方式,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生活质量,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有效途径.这些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学、做、说、写.“学”就是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不学习就不能进步,不进则退,退则意味着淘汰的危机感,以及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开展自我更新学习,同行互助学习,专家引导学习.“做”:就是把自己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积极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行为.比如说:在小学的课堂上,教师提问,没等出口,许多学生就举起了小手,这是一个非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被大家认为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为此很少人思考它,任其发展,在赵国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变化,当孩子们举起小手急于回答时:她引导到: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很好,但我们还要认真思考好这个问题,一要思考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我如何作答,二要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做法与答案,我们既要比谁思考的快,还要比谁思考的准确、思考的多、思考的全面.微小的变化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习惯与方式的关注,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它,长期以来就养成学生不深入思考、浮躁毛糙浅薄、沉不下心来,只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而不是深入探究问题的习惯与毛病,影响学生的一生.新理念就是要体现在教师言行的细微之处的.学是为了做,学做一定要结合,才能引起我们进一步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说”就是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论、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做法说出来,与同行、与专家、领导交流,在说中梳理、提炼自己的思路,在交流与碰撞中矫正、补充、丰富、完善自己的思想与实践,实现经验、思想、成果的共享,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说”中一定要克服羞却与保守思想,不管对与
查看更多
政治推荐
热门政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