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咨询王老师11个月的小孩是否有心理问题?
问题描述:

一直很喜欢王老师的指导,非常中肯,能够一语中的,看了精华篇非常有收获。现在我有一个问题想咨询王老师,希望能够得到王老师的帮助。

我说说我小孩的情况,男孩,现在11个月,从9个月开始的表现感觉小孩很犟,他手一指,你就要到他指的地方去,不去就身体一挺,闹。(抱着)他要什么东西,不给他就闹。9个月的时候让他给谁谁吃东西,他就给。现在会逗你,假装给你吃,到你嘴边又缩回去放到自己嘴里。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要自己咬手,很生气的样子,把自己食指放在嘴里使劲咬一口,现在食指关节处都被咬破了,流血了,但是他好像不怎么觉得痛,生气了还咬。有几次我让他给我吃东西,他故意逗我,我还是从他手里抢了东西吃,他就使劲把手咬一口,而且相当生气的样子。有时候还使劲揪自己的头发,这个闹不清是头痒还是什么,原因不明。

不知道是否正常,这么小的小孩会有心理问题吗?

非常感谢王老师,白忙中关注我的问题。

王文革回答:
不用客气,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是我的荣幸。 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犯混,很多人也称这个阶段为第一反抗期。有生物进化的原因,也有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对等的原因。同时,这个阶段也是社会化的初始阶段,通过他们这样折腾也会学到一些规则。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关于你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差和自残要挟这样的行为--- 一、我们先假设这些行为是由可以控制的教养原因造成。 一般是家庭成员中有过于溺爱他的人,而感觉这个行为不好的人对孩子的权威控制能力差或者家庭地位低(在孩子的眼里,未必就和大人的现实地位相对应)。改变这个比较困难,弱势人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最实用的办法是自己多带孩子,尽量脱离强势者。一般是多到室外活动,或者和别的小朋友玩。强势者多是限制孩子玩的,一静态的强调生活保健、监督别人为主要特色。 自残要挟和延迟满足能力弱是有联系的,甚至发生的对象和情境是重合的。刚开始,这个行为表示孩子自己的自责或者认错,但大人的大惊小怪或者由此带来的额外效用使孩子感觉这个行为是可以工具化的,而且很有效果。我先暂时搁置对策,下面各种改变的方略也有这个效果,要具体分析。 1、发挥自己的优势,丰富孩子的活动。你“占用”孩子时间越长,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就越近,他越容易受你控制。 2、自己的孩子,自己用心教养。如果你用心,就会思考这类行为发生的规律和摸索出对应的应对策略。估计你也是对孩子的教养上比较悠闲或者参与水平比较低的。 3、如果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做的太多,那你索性就少管孩子=少挑剔孩子。梳理一下孩子的要求,按“恶劣”程度排个顺序,然后把这个顺序和你的家人谈,看他们是怎样认为的。调整后,你就会发现,大家会把最大权重放在基础品质上,比如打骂大人等。每个阶段只约束一个大家共识的行为,其他的就随便。你心放宽了,孩子也会变得可爱一些。 不是原则性的要求,满足孩子也是可以的,这样他就不闹了。 较真挑剔不完全是为孩子负责的表现,即使现在孩子再顽劣,也不会持续或发展下去。孩子上学以后家庭的影响就小了。而且教养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4、当孩子表达自残要挟行为时,你索性就发脾气或者直接收拾他,不宜使用忽略或者活动替代的办法。 孩子类似的行为会在孩子上学之前消减或者消失,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就是干等。 二、假设这些行为是不可以控制的生物学因素造成的 心境负向+冲动的人是有的,在这之前就会表现出来,以前会表现为容易哭闹、对声音等物理刺激的反应敏感等。孩子的父母中也会有这样的人,一般的表现会两个极端。如果是成功的人,他们会表现出果敢、利落、不讲情面、要求高等行为来。如果是失败的人,他们会表现出追求公平正义、容易被激惹、对人敌意等。 这样的父母一般是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和优秀的孩子相比。对孩子的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父母教育内容的选择(不是风格上),如果这些内容有发展性,是对孩子将来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教育效果就是好的。否则,无论这个内容被社会赋予了多么积极的意义,效果也是不好的。比较保守的内容学制就是针对孩子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技能。 还有就是一些发育问题导致的,这需要持续的观察,看其他方面是否和同龄孩子有差异,如果有,应该及时到医院请医生给予帮助。 无论什么原因,现在都不能判断孩子有心理问题。这不是表述的需要,事实上真的就是这样。他的行为别的孩子也发生,只是你看到的孩子没有他这样厉害而已。
王文革回答:
吃手这个行为发生的比较随机,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一般可以忽略,不用紧张。其多见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身上。因为现在已经很严重了(手破了),请医生给予处理。医生一般会使用厌恶疗法或者剥夺控制,比较有效。门诊医生不给处理的话,你就挂心理门诊的号,这是他们的业务范围。 如果你认为孩子倔强是由于教养原因造成的,那你要做出改变。摸索出一套控制自己孩子的办法。由于现在孩子小,还是温和一些比较保险。
查看更多
身心健康推荐
热门身心健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