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史记·货殖列传》讲述这样的事:西汉政权初建,对秦的旧贵族进行了政治权利和经济财富的彻底剥夺,并将他们从咸阳押送到外地去,意即“扫地】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史记·货殖列传》讲述这样的事:西汉政权初建,对秦的旧贵族进行了政治权利和经济财富的彻底剥夺,并将他们从咸阳押送到外地去,意即“扫地出门”这些老贵族一时间也实在可怜万状,狼狈不堪,路上对押差百般哀乞,以求不要把他们弄到荒远之地去,但是偏偏也有例外。

②且说有个姓卓的老贵族,非但不乞求押差,还主动要求远徙。押差陪他翻山越岭,来到邛崃山。押差实在不愿意再走了,卓氏也看准了此处可居,这才结束了这段发配。卓氏确实有眼力,他首先看出了此处有铁矿,足可干一番事业。他运用自己的冶铁知识和管理才能,办起了冶铁业。仅仅十年光景,他就“首先富起来”,成为“家童万人,富埒王侯”的新贵族,后辈中还出了卓文君那样的大才女,招纳了司马相如那样的乘龙快婿,倒是刘邦在建国初期分封的那批新贵,以后不乏沦为一贫如洗者。

③仔细品味一下这则史料,确有值得深思处。卓氏被剥夺得那样彻底,政治上、经济上都成了赤贫者,何以能“东山再起”?原因只在于他有一种潜在的东西未被剥夺,也无法剥夺,这就是他的“文化素质”。有句格言说得好: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却永远飞不了鹰那样高。所以然者何?鸡就是鸡,鹰就是鹰,两者的素质不同。

④别人乞求近迁,卓氏不畏远徙,胆识之谓也;别人途经历铁矿、熟视无睹,卓氏发现铁矿,停车伫足,眼力之谓也;当地人小炉炼铁,温饱自安,卓氏却意在经营大企业,不屑于围着蝇头小利转磨,气魄之谓也。此外,对万名工匠的调动、管理,需要高层次的组织才能;富有之后不倚财逞霸,沉湎酒色,而是督促子女习文涉雅,也显示了高品格的行为志趣。什么是广义的文化素质?这就是。

⑤文化素质决定着人的智能基调和趣味基调。一碗米在厨师眼里只等于一碗饭,而在酿造家眼里却可以等于一碗酒,在诗人眼里还可以等于一片稻浪翻金的田野,一首从神农氏一直歌颂到当代农业的诗篇。

⑥文化素质首先表现为文化需要,或曰文化欲望、文化饥渴。文化冷漠心理往往首先表现在被文化冷落了的人身上,而最可悲的冷漠又往往表现在阿Q式的自鸣得意。兜里装上几个钱便可以傲慢地对知识分子说:“老子比你阔多啦!”

⑦鄙薄文化的阿Q最后的签字是以画圈代替的,连圈也画不周正曾使他很丢面子,这也算是小小的文化惩罚吧。不过,他因为无知而受的惩罚又绝不是这些末节,而是他的生和死都是与愚昧同行的。遗憾的是,阿Q的后裔一经“富起来”,心里想的很可能只是“想什么就有什么”,“想要哪个女人就娶哪个女人”,很少为他自己,也为他的祖辈去醒悟一点文化价值。他为之加倍陶醉的,还是“老子比你阔多啦!”事实上,这样的人中到最后又沦为在判决书上“画圈”的也不乏。

⑧我们是否已到了优先挂出文化标志的时候了呢?

(《卓氏·阿Q》)

1.本文所说的文化素质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答案不要超过30字)

2.本文④至⑥段围绕文化素质展开论述,请概括出3个要点。(答案不要超过30字)

答:(1)

(2)

(3)

3.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本文的主旨,请写出原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哪两项不正确

[]

A.本文写秦的老贵族的狼狈相,反衬卓氏不同凡响。

B.以刘邦分封的新贵同卓氏对比,说明了人的素质不同,其结果不同。

C.阿Q同卓氏形成鲜明对照,表明缺乏文化素质,盲目追求财富,只能落得“画圈”的下场。

D.文章通过对卓氏和阿Q式人物正反两方面事实的分析,讨论怎样才是真正的“富起来”。

E.例证和对比是本文论证论点的主要方法。

F.①②段生动地叙述史实为后面的分析论证奠定了基础,使立论言之有据。

刘福才回答:
  答案:解析:1.有胆识、眼力和气魄,有高层次的才能和高品格的情怀。2.①文化素质的内涵;②文化素质的作用;③文化素质的突出表现。3.我们是否已经到了优先挂出文化标志的时候了呢?4.CD
查看更多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