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省,为什么未能成为经济强省?】
问题描述:

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省,为什么未能成为经济强省?

李玉芳回答:
  答案:   解析:   山西省虽然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能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这里的工业结构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而煤价低廉,使其收益较少。因此,优化黄土高原地区的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就成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想经济高效发展,首先应增加科技投入,改变生产结构,将单一以煤为主过渡为以二次能源(电)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如冶金和化工)为主,形成煤炭、电力、有色冶金和煤化学工业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就可以增强当地的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提示:   自然资源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资源丰富,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好,就可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非轻而易举。这既包括当地的产业结构问题,也包括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等问题。如果只是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生产,即提供初级产品、工业结构只停留在原料的开采上,而不去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自然资源的附加值就会很低,只能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这样的模式类似于“靠山吃山”;长期发展下去,不但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山西省的工业以煤炭为主,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以及煤炭的开采中,单纯追求产量,重开采、轻利用,加上管理不善,因而出现了越采越劣、越采越脏的恶性循环。另外,交通、水源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查看更多
地理推荐
热门地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