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矢志不渝”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有典故么?】
问题描述:

“矢志不渝”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有典故么?

涂吉良回答:
  【释义】矢:誓.渝:改变.立下誓言或志愿,绝不会改变.   成语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蔡延锴自传·周游列国》:“继续彻底抗日救国,矢志不渝.”   事见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被令狐尹所围,粮尽兵疲,手下大将南霁云,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率数十骑突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及到达只剩孤身.贺兰进明态度首鼠两端,念南八勇士,意留为己用,以好酒饭待之.南霁云见贺兰进明不肯发兵,遂说:我城粮尽一月,我怎么吃得下酒饭.砍断手指表态,然后用箭射中城中佛塔,发誓:回城破贼后,必来报不相救之仇.此为“矢志”!   又杀回睢阳城中.城破,与张巡等人被俘,叛军劝降张巡,张巡不降,所以又去劝南霁云.南霁云不说话.张巡谓之曰:“南八,大丈夫不可为不义者屈.”云笑曰:“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就义,此为“不渝”!   对张巡守孤城,粮尽食人,驱赶百姓出城就敌受死来减少城中粮食消耗的做法,在当时和历史学家多有非议.但是张巡死守睢阳,牵制叛军不能深入,保证了唐政权江淮财赋的供应,为唐政权最后平定安史之乱、保证汉族中央政权不被胡人叛军消灭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所以,从历史公正的角度出发,在战争的残酷性面前,张巡和南霁云是有功于历史的.
查看更多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