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器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输出的国家有朝鲜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二明政府在隆庆二年(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开放了海禁……17世纪中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继之而起便戛然而止了……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迁海”……康熙初年……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三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必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拘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特点。(2)明朝中后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孔德柱回答:
(1)特点:分工精细;品种日益丰富;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产品大量出口。(2)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与中国的手工业生产联系增多;明朝中后期取消海禁,有利于商品销往海外,并进行技术交流。(3)不利因素: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影响了资本积累,也不利于技术交流;政府实行垄断政策,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官员的腐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