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语文:修辞手法(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
问题描述:

语文:修辞手法(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刘令回答: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不可,“惊”字有意外之感,惊喜,形容春天来得突然,春光出现得突然。   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对比。   理由如下   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春到小桃枝”是上元到来的表征。用轻灵之笔写深沉的感慨。“天涯海角悲凉地”,补足“客路”二字含义。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乡异地。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人心酸。词人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   下片紧接上片的意脉:“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这就是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当时的上元非常繁华:“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东京梦华录》卷六)。但是作者在此避实就虚,对这些繁华情景,不作具体描绘。“花弄影,月流辉’、是乐景。“弄”、“流”二字很能传“花影”、“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呈现出来了。“水精宫殿五云飞。”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气氛的渲染。对过去的太平之象的褒扬渲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不能这样看。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所以紧接着就从幻梦回到了现实。“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关键,有人指出,是这首词的“词眼”。没错。从幻梦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赤诚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
查看更多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