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用意识训练
问题描述: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用意识训练

江松回答: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直觉语境的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把阅读对象当作一种交际媒介,把读物人化的过程.阅读理解的认知模式告诉我们必须依据阅读的认知规律进行阅读教学,否则会事倍功半,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心理的联结.当代语用学认为:阅读是一种语境还原;表达是由语境到言语,阅读是由言语到语境.阅读的直接对象是言语,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直觉语境的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读文章,更要读到文章后的人;理解文章的意义,更要理解文章后面的人发出的交际的信息.根据阅读理解的认知规律,《当代语用学》把阅读理解的过程分为至少三个层次:(1)字面理解层,即读者仅仅理解言语作品的字面意义,如辨认和回想文章大意、细节、事件发生顺序、地点、人物特征和因果关系等;(2)推论理解层,即读者根据文章的结构和自己的背景知识,从字里行间推测词义、文章目的、作者意图等;(3)评价理解层,即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知识和语言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优劣,如评价信息的确切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证明事实的可信性及断言的正确和错误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三大层次是互相交织,互相依归,没有鲜明的界线.我们认为,阅读理解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读者与言语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参与这一活动的阅读者充当的就是信息接受者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从言语作品的字面去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还要理解他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他所要做的工作不限于接受信息、不只是对信息作简单的解码,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推理,理解并破译作者的真实意图.   (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就是言语,言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话.语文能力就是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就是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会话能力.这种言语能力是一种言语个性心理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借助言语作品这个中介物,开展平等的对话,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言语活动中与语境交互作用获得并积淀体验,养成语感,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言语教学课.张志公先生说:“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皮特•科德也认为:我们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上作出调整,进行言语教学,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语文阅读教学.
查看更多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