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王肃,字子雍。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肃,字子雍。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

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 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正始元年,出为广平太守。公事征还,拜议郎。顷之,为侍中,迁太常。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肃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论及时政, 肃正色曰:“此辈即弘恭、石显①之属,复称说邪!”爽闻之,戒何晏等曰:“当共慎之!公卿已比诸君前世恶人矣。”坐宗庙事免。后为光禄勋。时有二鱼长尺,集于武库之屋,有司以为吉祥。肃曰:“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其后果有东关之败。嘉平六年,白气经天,大将军司马景王问肃其故,肃答曰:“此蚩尤之旗也,东南其有乱乎?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明年春,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景王谓肃曰:“安国宁主,其术焉在?”肃曰:“昔关羽率荆州之众,降于禁于汉滨,遂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景王从之,遂破俭、钦。

甘露元年薨,追赠卫将军,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弘恭、石显:西汉奸臣。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B.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C.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D.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为二十四史之首。

B.天下,四海之内,全中国。意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下”。

C.妻子,妻子和儿女。与《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意义相同。

D.在封建等级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其死亡有不同的称谓,最高规格是皇帝的死,称“崩(驾崩)”;皇后、太后、太子等人的死,俱称“薨”。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王肃为人正直,令奸臣畏惧。曹爽专权,任用何晏等人,王肃谈及时政,认为何晏等人就是弘恭、石显那一类的奸臣,这使曹爽告诫何晏等人要小心谨慎。

B.王肃不随意附和皇帝的心意。皇帝认为李云应该被处死,但王肃认为李云忠心进谏,不宜被杀;针对汉武帝和司马迁谁是谁非的问题,王肃也持有和皇帝不同的观点。

C.王肃主张为政者修德以治国。他认为,提高自我修养来安抚百姓,天下喜欢安定生活的人就会前来归附;对谋反的淮南将士的亲属应施以恩德,派军队守护。

D.王肃常有不同于他人的见解,且敢于直言。鱼出现在武库的屋顶上,王肃认为是边将有弃甲之变的凶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

②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

秦小麟回答:
  (1)C   “事”为名词,作“记”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D;“于是”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B.句子翻译为:司马迁记史实,不凭空赞美,不隐瞒恶行.汉武帝听说他写《史记》,拿来写汉景帝以及自己的本...
查看更多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