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
问题描述: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 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李生论善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②李生说之曰 | ___ |
③学而不厌 | ___ |
④王生益愠 | ___ |
A. 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 C. 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陈亚回答: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①句意为:不也是很愉快吗?说:高兴;
②句意为:李生劝他说.说:劝说;
③句意为:学习不觉得厌烦.厌:满足;
④句意为:王生更恼怒.愠:恼怒.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字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例句: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之:助词,的.
A: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之:代词,它;
B:学习最大的忌讳.之:助词,的.与例句相同;
C: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之:代词,它;
D:所以可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之:代词,它.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罔:迷惑;殆:危险,有害.句意为: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②句中重点词有:三:约数,不是确数.句意为: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句子是:善学者;启示: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答案:
(1)①高兴;②劝说;③满足;④恼怒.
(2)B
(3)①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②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4)善学者;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