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读后感
问题描述: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读后感
李成俊回答:
其实这是一篇“人物小传”.由于这种文体很实用,适合中学生模仿学习,不妨把“人物小传”的写作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即可以考虑布置相关的作文,要求学生收集某个人物的素材,练习写一写小传.
人物小传一般不可能像其他传记形式(比如史料性传记、评传、自传,等等)那样细致地记录与表现传主的生平事迹,也不注重对传主心理、性格的细致刻画,更不可能像文学性传记那样做许多艺术渲染,其任务主要是提供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一般只需要将传主主要的经历和他的人生特色提示出来即可.不过,小传也可以充分表现不同的写作艺术和风格.这篇杨振宁的小传除了叙述传主的生平事业,很重要的特色是强化传主的某种精神指向.杨振宁的成功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他的事迹也非常丰富,这篇小传则重点突出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科学文化,把这一点作为贯串全篇的主线.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要求学生明白这篇小传篇幅有限,不可能铺开叙述传主的事迹,而是围绕杨振宁“合璧”中西文化这一主线,选择材料也就以主线展开的需要为主,结构非常紧凑,传主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方向”很明确,加上叙事中常常穿插一些能抓住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的细节描写,给人印象颇深.
因为杨振宁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科学家,学生可能对他的传记有比较强烈的阅读期待.指导阅读时,建议把“科学家的素质”以及“中西文化结合对于科学家成长的重要性”作为关注点,并且从中引发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的设计可以参考教科书上的题目(“思考与探究”的二、三题),也可以再放开一些.比如,谈到“科学家的素质”,可以引发对于科学的尊崇、强烈的兴趣、求知欲、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态度等等的讨论.关于“中西文化结合”的话题更丰富,但最好能集中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这可能对那种忽视本土文化的错误倾向更有针对性.
这里选录了两篇文章,一是杨振宁的《父亲和我》,回顾了作者的“家学”背景和青少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经历,更多的还谈到父子亲情,从中可以了解杨振宁的“文化情结”.另一篇是1985年杨振宁的一次谈话记录,题为《创造与灵感》,涉及科学、艺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等诸多领域,大都是值得当代青年关心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还是如何“成才”的问题.这两篇文章选录可以丰富我们对杨振宁人生成功经验的认识,也为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小传提供某些背景材料.
总之,在学习杨振宁的科学精神以及文化观点的同时,最好处处都能引向同学们现实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从成功者身上获益.当然,传记后半部分所归纳的杨振宁取得成功的几方面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人生方向都有指导意义.
思考与探究
第一题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了解这篇小传的写作特点.课文的主线是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文化,取得事业的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材料来表现这一点:一是家庭的熏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二是当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在这里接触到了当时中国物理学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这些教授大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三是到美国求学,获得了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
第二题引用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杨振宁好比一棵树,在西南联大扎下了根,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要求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外文化融合以及青年人的文化修养等角度来思考.
可以这样理杨振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受益者.在西南联大的学习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诸多知名教授的悉心培养下,他了解了当时世界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在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的重整合、重演绎的思维方式,使他能够把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到了芝加哥大学,他又接受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他学会了实验验证的方法,学会了讨论和辩论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可以说,西南联大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而芝加哥大学则带给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更有效途径.这二者结合起来,最终能够使杨振宁能够做出突出的贡献,结出丰硕的果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