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
问题描述:

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大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率,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1)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分别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学东回答:
  (1)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城。(2)美国。(3)英、法。(4)通过签订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紫薇财运 财运分析
已出生未出生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初中历史问答-字典翻译问答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