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师为何越来越不会教?
问题描述: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师为何越来越不会教?
倪彬回答:
一是相当数量的教师信“教参”,把此作为备课的“经典”、上课的“砝码”.“实际上编教学参考资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底线.可对有思想的教师来讲,对有抱负的教师来讲,这往往是一种束缚”,于漪深有感触地说:“我审过教材也审过教参,每次审的时候,心里真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什么时候我们的教学能不要教参呢?”
二是信教学时尚.现在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和先进技术整合起来,这无可非议,但不该用的时候用就多此一举,甚至成为赘疣.如有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个一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而在行家看来,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白云生处”是多远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呢?
国学大师、文史泰斗陈寅恪先生教课有四个“我不讲”.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今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他这种自信力,使他每堂课都有新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令人崇敬.于漪认为,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她还认为,每堂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生命的质量.求学时期,学生的生命大部分是在课堂里成长的.因此,教师须建设教学人生.中国语文,汉语言文字是世界非常优秀的文字,有它独特的东西,是人家没有的.
如何从“他信”中走出来,建立自己的自信?于漪强调,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同时,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她还指出,教课一是要研究语文和语文教材,第二要研究学生.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代替学生的成长.另外,要执著追求,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于漪说,教师一定要充实自己,研究自己,要认识你自己,这叫自信力.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在哪里?我从哪一个地方切入,最能发挥长处和优势?在教学实践中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