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3•湖北宜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松风阁记(节选)
[明]刘基
松之为物,干挺而枝穆叶细而条长,离奇而茏炭,潇洒而疏。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
(有删改)
[乙]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2)予尝过而止之()
(3)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4)柯叶自绵幂()
★6.请用三个“/”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7.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
8.甲文中的“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一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有类似意思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____。
9.在甲文中,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融人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请从甲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两个句子。
10.请找出《南轩松》中押韵的字。
11.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乙诗中“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
I2.甲、乙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松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概括出其不同之处。
13.《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其内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