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卫生与健康作文有多少
问题描述:
卫生与健康作文有多少
宋宝回答: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增进农村居民健康,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进行医疗改革试点,1998年医疗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0年7月,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以全面展开.但从总体上看,改革成效甚微,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一、困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建国以来,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合作医疗制度和乡村卫生队伍建设都取得显著成绩,对保障农村居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失去了活力,农民的医疗保健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1、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共卫生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人员经费增长拉动,公务费和业务费几乎没有增长甚至下降.农村公共卫生的公务费和业务费中,政府支出逐渐走低,公务费和业务费从1991年的2.58亿元下降到2000年的1.84亿元,剔除价格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速度为-10.7%;致使公共卫生机构通过“有偿服务”进行“创收”,来解决业务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见附表1[1]).农村基层预防保健服务经费严重不足,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经消灭或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时有回升,而且新发生的病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附表1: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支出结构趋势变化分析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政府财政公共卫生支出总额7.498.279.1411.4012.7013.9015.6817.3317.6719.66人员经费3.704.685.497.698.679.9611.4813.4515.2117.49公务和业务费2.582.122.082.102.212.152.012.052.101.84项目补助1.211.481.581.611.821.802.191.830.360.322、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农民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的不合理,据统计,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当年,城镇人口约为3.79亿人,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乡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严重,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说,现在中国的农村确实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根据统计数字和农村调查研究的结果,估计有40%—60%的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2].世界卫生组织通常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根据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明显(附表2[3]).2002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附表2:监测地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合计城市农村200120022001200220012002孕产妇死亡率(1/10万)50.243.233.122.361.958.2新生儿死亡率(‰)21.420.710.69.723.923.2婴儿死亡率(‰)30.029.213.612.233.83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934.916.314.640.439.6为22.3/10万,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是58.2/10万,高出城镇2.6倍;城市婴儿死亡率是12.2‰,而农村婴儿死亡率33.1‰,高出城镇2.7倍.卫生部2004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过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8.9%、农村增长了2.4%,而年医疗卫生支出城市、农村分别增长了13.5%和11.8%.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1989)在80年代末就指出,尽管改革后中国农产品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但在生命统计上却相对停滞或退步.[4]可见,农民医疗保健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截止至2000年底,①我国有乡村医生1067269人,比1990年的776859人,增加了29万余人;②平均每村乡村医生数为1.56人,比1990年的1.01人,提高了55个百分点;③乡村医生培训合格率为86.01%;其中45岁及以下的乡村医生接受“两化教育”(系统化、正规化中等医学教育)合格比例达到了82.27%;46岁及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中专水平、逐项业务培训合格比例达到了89.77%.[5]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大专学历人员17.1%,中专学历人员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人.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附表3: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博士硕士大学大专中专高中以下合计医院o.31..317.929.541.79.3100%乡镇卫生院oo1.617.159.521.8100%(注:数据来源: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举步维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但经过试点工作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识不足,疑虑重重.这里有宣传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对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信心不足,可预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不堪负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看病难的情形越来越严重.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是2622元,而农民住院例均费用是2236元.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农民住院,他全年的收入可能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第三,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混乱.到2003年末,全国共设立51.5万个村卫生室,其中:村办27.7万个,联营3.6万个,乡卫生院设点2.6万个,私人办15.8万个.[6]而且相当多的村办卫生室也名不符实.所以私人或家族式的医疗服务网点,使农民对自己的资金投入缺乏安全感.二、农村卫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为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医药分家、药品的招标采购、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保健问题.改革的成效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深远,其中农村卫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不明确是重要原因.首先要坚持一种思想,就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共产品,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