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
例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A.孺子其辞焉!B.孺子其图之!C.而天下其孰能说之?D.吾其还也。小题3:将以下几句话分为四组,最能表现子犯深谋远虑的一项是( )
①孺子其辞焉! ②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③父死之谓何?
④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⑤仁夫公子重耳!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小题4:下列译句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①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②仁夫,公子重耳!A.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仁慈啊,公子重耳!B.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C.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仁慈啊,公子重耳!D.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小题5:下列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的建议,因为距离太远,奔丧太危险了。B.因为容易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所以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提出的让他趁丧乱之际回国夺权的建议。C.穆公即秦穆公,乃“春秋五霸”之一,他高度评价了重耳拒绝自己提出的建议,认为是“义举”,重耳是仁爱之人。D.子显就是上文的“显”,也是文中的“客”,他是秦穆公的儿子,他非常重视重耳的“哭而起,起而不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