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是该“咬文嚼字”了
①近闻,上海文化出版社办了一个丛刊,叫做《咬文嚼字》。刊名如斯,并非故弄玄虚;其宗旨是要对眼下报刊、图书、广告等传播媒体中屡见不鲜的语言文字错误“咬一咬”、“嚼一嚼”,拨其乱反其正,正其本清其源。此举看来很有必要。
②现时社会上的文字使用存在着许多混乱现象,从餐厅的菜单到商店的招贴,有许多方块字让人摸不着头脑,即使翻遍《新华字典》也都找寻不着。假如没有足够想象力,只怕你永远也不会明白餐厅的盘子和商店的柜台里究竟装了些什么。就连那些招牌堂皇的出版社,浩浩荡荡推出的图书,也是错字病句纷至沓来,让舆论发出“无错不成书”之惊呼!这里有个小故事,说的是某地小学生上街“捉错字”,孩子们开始时摩拳擦掌,劲头十足,但后来却锐气全折,斗志荡然。原来街上错别字实在太多,简直捉不胜捉。
③我们常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但是就连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字,都不能保持其“原汤、原汁”的本色,所谓弘扬岂不是“毛将焉驸”了么?规范使用文字,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应当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系统工程”中的“基础性项目”,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充分重视。对于遣词造句、行文作书,如果都能精心推敲,“咬一咬”、“嚼一嚼”,那些滥竽充数的错别字就很难混下去了。
④举一反三,推想开去,该“咬”该“嚼”的,远远不止那些错字病句。比如,广告的滥用谐音,肢解成语,理所当然也属“咬”、“嚼”之列。如果听任那些“闲”妻良母、“鳖”来无恙、随心所“浴”、“饮”以为荣等等鱼目混珠,偷梁换柱,那么,我们的成语将不成语,只怕也是迟早的事。再有,一些店铺的招牌,标怪立异,猎奇逐邪,或曰“南霸天”,或曰“红胡子”,或曰“马大哈”,或曰“小痞子”等等,当然还有“帝皇苑”、“贵族居”、“豪绅馆”什么的,尽管既无错字,也无别字,然而它们所反映的格调情趣,难道不也应当“咬一咬”、“嚼一嚼”么!
1.第②节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一共有________个例子。
2.文中第③节、第④节的内容大意是什么?(答案字数都不得过15字)
答:③节:□□□□□□□□□□□□□□□
④节:□□□□□□□□□□□□□□□
3.将第④节中滥用的成语恢复“原貌”,则分别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论证结构应是
[]
A.对照式
B.层进式
C.总分式
D.并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