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育儿方面遇到的小问题
问题描述:

王老师好,还是新开个小楼

经过前期比较太平的日子,最近小的又在幼儿园里“事故不断”,前几天被老师“告发”,不正常午睡,常被带离,我怀疑是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睡觉,带到了大班比较陌生的环境,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吧。正准备和老师打听是否有问题。

昨天,被“告发”,跑到医务室剪指甲,好像乘机把老师抽屉翻开了,还把温度计打碎在地,家长去接的时候,老师叫她承认错误,她死活不说话,昨天被我教育以后,好像今天支支吾吾也没有说清楚,也需要和老师沟通一下。

老师好像反映“她不象其他小朋友,不怕老师”。

前几天,回家问她开心不?她说不开心,说今天站在镜子对面,问为什么,她又说,因为自己没有坐好。

其他小朋友准备家长来接离校的时候,都是安静地坐的,有一次,她就蹦蹦跳跳,又被老师留下最后一个走,问她为啥跳,她说想到可以早回家,就开心跳了。唉。。。

真是几天天晴几天雨。。。。

王文革回答:
部分孩子的行为是随性而发的,尤其是一些情绪启动快的孩子。严肃教育是我们扭转不了的,也没有必要去扭转。前面不是说了吗,只要对方不是很反感,那他们的控制出发点还是善意的,这个孩子可以感觉得出。而学校教育执行者的态度和感受是可以通过你们的交往来改变的。
王文革回答:
这个学校可能真的比较宽松。
王文革回答:
出去上课的氛围差异很大,你还是先试听选择一下,免得她学到更多的不好的习惯反应方式。
王文革回答:
唉,一声叹息,我刚才写了那么多提交后就没有了,坑人呀,再回忆一次(来简单的了)。 她的课堂行为的确是当时没有控制意识。这也不能怨她,因为她目前就容易表达出这个样子。她现在有控制意识和能力,但前提是她意识到需要控制了。平时在课堂上,她都是少意识自动化地发生注意力的切换的。 为此,需要两个抑制的条件:老师愿意管理并附加提示行为;她愿意遵从老师的管理并读懂提示行为。老师那边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了,他们也会有对应的提示性行为,比如提问、提名、眼神、指桑骂槐(正宗的应该叫旁敲侧击^_^)等。她自己也能读懂老师的提示行为,有时也愿意遵从。但这两个方面的4个要素匹配起来很不容易,比如老师提示了,但她狡辩。这个狡辩又是自动发生的。从这点看,我感觉你在家里的行为剧的训练真的很不错。原来我还认为她可能排斥或者不认真,现在看来,你完全可以帮助她。 你多思考一下,看怎样表达才能避免老师放弃,比如当看到老师的提示性眼神时,就立马终止行为低头不语,或者当质问时说--我错了。如果老师那边你感觉兵力比较分散,财力和情感力不足,那你还是买通孩子的同桌来监督提示。 以后你就写一些你训练的脚本,每个都有主题、操作和孩子的反应,这个比较强大,也特有意义。如果你积累一定水平,那对很多网友来说就太给力了。 (我先复制一下,免得又丢了)
王文革回答:
孩子会因为对活动的意义理解变化而导致注意水平的变化,这方面你可以利用。一般说来,孩子喜欢的角色或者她自己追求的结果,会在整个过程中强调自己的投入,及时调整和修偏。只是,这个只会出现在非常态活动下,一些原来符合这个条件的活动,成为常态活动后她又坚持不了。 她有个优势,就是没有发生品行偏差,这可以有效规避孩子的社会压力,为自己相关方面的成熟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王文革回答:
紧张了呗,所以才快了,如果不在前排就会好很多。这也没有什么,一个舞蹈无所谓的事情。 老师的语言提示是必须的,如果这个都没有了,那她真的就失去了外界调整的线索。关键是让孩子积极地理解老师的提示,告诉她是为了她好,而不是老师厌弃她。多和她探讨一下受到提示后该怎样做比较好,两个人一起来讨论或者制订改善方案,执行会更好一些。 舞动动作这些东西的掌握还真有些个体差异,有的人一辈子对此不感兴趣。玩玩而已,别较真,以后也少参与这些活动,多投入到其他的活动中。
王文革回答:
看了,表现还可以。如果她对这个录像没有什么紧张感的话,那她平时的表现也够典型的,不过她的受控性还是不错的,能够对你的提示和制止做出对应的反应。 她认识了足够多的字,你可以在家里尝试联系她朗读或者朗诵,这样可以提高她自己抑制多余动作的意识;像她在读书的时候,你可以让她坐在椅子上,脚触地,不要交叉脚,脚旁边放一些重物,训练她对脚动作的控制水平。只要对各种训练期望不是太高,她的合作性就会很好,只能慢慢来。
王文革回答:
不是鼓励,是表扬,鼓励和表扬不一样的。鼓励很类似我们说的教唆,而表扬则是肯定。
王文革回答:
哈哈,这些教学是一种算法学习,算法也叫算子,不能提供智力。但是可以学习的,也比较有用。自然科学类叫算法,社会科学类叫套路,比如作文。学校学习大部分是学这些东西的,所以我感觉只要孩子愿意学,你有能力支持她,那就学呗,艺多不压人的。 扳手指是比较直观的操作,你这里说的把大拇指作为5个单位算是比较高级的了。珠心算也不如,是一种更高级的形式运算了。很多人和你一样,会思考这些算法会不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个做法是很厉害的。其实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消极的影响,只会有更多的积极推动作用,虽然他们和学校教的算法不一样。比如,数学,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的都不一样,好像是有层级的,其实只要有了基本的四则运算能力,那什么数学算法都可以学了,小学也可以学大学数学。 几加几或者乘法口诀的背诵很必要,这些算法的学习很多是自然生成的,是一种自然归纳的结果。但如果先教这些东西,经孩子的演绎,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快。我们学校的老师基本都是在课堂上演绎教学的。
王文革回答:
嗯,孩子的发展有时就是一日千里的,慢的时候是蜗牛在爬,快的时候是火箭。大人要见招拆招,宠辱不惊呀,这叫淡定呗。
王文革回答:
你说的是一个事实,如果让我说决定因素,那就是性别之间的差异——男女的大脑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而结构决定功能。这个趋势仅仅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并不排除有的女生在理科上远远超过男生,也不排除有的男生远远不如女生。 这个差异的理想表达就是让男人去征服自然,让女人管理世界。 这个不能放开谈,现在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教育是对男生的歧视,虽然是胡说八道,但他们都是伤不起的,话语权的人。
王文革回答:
你还经常来,守在这里看我回帖了。 其实就是一种熟悉水平的限制,比如俄文中的一些字母,就是我们大人现在学还给反过来写呢。脑功能是没有内容选择的,什么要求他们都能接受,目前还没有一种生理差错导致出现看世界是反的事例,所以要放心。在我的经验中,只存在一个是把鸽子的前庭破坏了,然后鸽子喝水是把头扭过来的,但仍然能正常飞行呀。 和是否有野外经验无关,这很好否定,地球上的大部分人没有野外生存经历,但没有这样。且这个现象仅仅是孩子的这个阶段才出现的,而后就不存在了。看来偶然中有必然,也是“正常”的。
王文革回答:
1、关于孩子间拉手 可能是你孩子比较在意他人是否对自己有排斥,这个认知是需要慢慢改变的。你自己检索一下埃利斯的ABC理论,里面有关于非合理认知的一些干预方法,很好迁移。虽然她还没有这个理论说的那么严重,毕竟是小孩子。 你也给孩子带一些糖果什么的,在每天放学的时候让孩子拿去与其他几个要好的同学分享一下,这可以有效地改变小朋友间的心理距离。如果可能,双休日你们大人间多聚会一下,这可以有效地消除一些孩子之外的交往干扰因素。 2、关于校外课程 计算课停掉也可以,你表述这个校外班中大孩子比较多,这可能是老师教学与你孩子接受不同步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后选择类似的校外辅导班时以后要保证自己孩子的实际年龄或者经验不低于这个班级大多数孩子,否则孩子容易有挫败感。 3、作业自我检查 你提出的手指指认的办法挺好的。 孩子在做类似的作业的时候肯定会发生一些遗漏和误解的,减少的办法除了当场提示、家长对作业的标注外,大量的内容训练是根本。孩子 做多了,会把很多内容无意识化和结构化,便于孩子减少注意负担,同时有能通过自己的“直觉”来自我纠正。 你还提到了让孩子发现某种方法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策略,这个可能会适合于她,以后这方面可以利用。
查看更多
身心健康推荐
热门身心健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