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有什么含义?】
问题描述: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有什么含义?
马欣回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另一种说法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什么是桃符呢?据《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春联视为雅事,于是题春联之风便逐渐流传.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希望采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