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如何提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问题描述:
如何提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马凌洲回答:
【
有捷径】
,但有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某人快速地超过别人,这就是捷径.
【“三法一书”需知道】
一种看书方法——目录看书法.
目录看书法,简单来说,就是先看目录后看书,或对照目录看书、复述书、背书.
强调“
”的人不在少数,可没几个人想到一本书的目录,就是这本书最好的提纲;为数不少的老师强调学生把某本教科书好好列一个提纲,可就是没想到让学生对照目录看书.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管是课前、课后,还是总复习,都使用目录看书法,就能够有效地“查漏补缺”,更好地领悟到“
”的真正意义.
目录看书法,还可以对一些书籍进行筛选.在拿到一本没看过的书,或准备买一本书时,如果注意先看一看该书的前言、内容提要、目录等,对该书的内容作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再考虑该书是否有必要看或买,将更加切实地取其所需.
一个
——
.
,是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
这个方法绝大多数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其他诸如比较
、故事
等,都是由
派生出来的.
我们平常说起某人或某事,总要得到一点提示,脑海中有个基本影像,才能谈得比较活络;我们讲到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时,脑海中总会浮现那个事物的形态.这些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联想
.
比如数学的方程,就是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来的,如果在讲方程的时候联想到天平,就能加深对方程的理解;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好多实验,如果自己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联想;生物的学习中,如果平时注意观察,也能很好地进行联想;历史事件的记忆、地理位置的确定,均需使用“联想”;在学习外语、语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外语“单词”、“习
”和语文“好词好句”等的收集记忆中,更需要进行“联想”.
如果不断地进行“联想”,养成使用联想记忆法的习惯,将
.
一种
——“逻辑”思维法.
是人的一种
.
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由直观感知到形象认识,再到抽象探索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逻辑有两种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含义:
一、逻辑是一种顺序,也是一种规律.
二、逻辑需要归类,然后总结.
某人说话或做事颠三倒四,通常都说某人缺乏或没有“逻辑”.
说白了,逻辑就是说话、做事有条理.
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能很好地使人们体会什么是“逻辑”.
提升
,就是动不动就想想《统筹方法》,平时养成有条理地说话、做事的习惯.
其他
,诸如习惯思维、扩展思维、逆向思维等,基本是由逻辑
繁衍出来的.
不会开口的老师——
.
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常用
有《
》、《英汉互译词典》等等.
这些有极其丰富内容的工具书,带来极其丰富的收获,将很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减少家长及老师的好多“麻烦”.
如果知道“三法一书”,并能相应地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话,将为系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效果特重要】
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特别重要.怎样避免在课堂上不专心造成的学习效果不好?就事实来说,很多大人都做不到专心致志40分钟,强调在课堂上40分钟不开小差,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做到:
一、课前预习,记下不懂的地方.
二、上课时,老师讲到不懂的地方时认真听.
三、万一因开小差而漏过了重点,课后作业时认真复习,再次记下不懂的地方.
四、老师再次讲到不懂的地方时重点听.
这样反复循环,就能有效避免在课堂上不专心造成的学习效果不好的问题.
归纳为一句话口诀:“预习‘记’不懂,上课听‘不懂’;漏过不懂时,复习找不懂;重点听‘不懂’,反复听‘不懂’”.
【基础知识最重要】
基础知识最重要!基础知识的绝大部分都来自教科书.教科书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精华中的精华.
不要反复去看那些未经肯定正确的东西,只有那些肯定是正确的东西才值得去牢记,教科书里的内容正确率无限接近100%,所以再三强调以本为本——高度重视教科书!
如果以前学的忘记了,不要怕,回头去看以前的教科书,哪里不会看哪里.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个不断地重复的过程,是不停地“重复学习教科书”.打好基础就是“吃透”教科书.
如果能做到:即使半夜里睡着了觉被叫醒后,仍能熟练地回答知识要点.学习成绩一定优秀.
【万事为首是语文】
万事文为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谈话、写材料、打报告、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科书对定义、公理、定律、定理、推论、公式等概念等概念的阐述;对概念与题意的理解等等.都离不开语文.
很多人在学习的阶段,往往最不怕考不及格与最怕考不好的都是语文,那是因为语文“运用”无处不在,语文的“内涵”,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不像数理化等科目容易突击恶补.
语文的学习,跟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及写好作文密切相关.
【基础知识要夯实】
学好语文,不得不提文字.文字是语文基础中的基础,一个不懂本民族文字的人是很丢脸的.
学好语文,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和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说话,根本不考虑语法,但互相之间都能听懂,并不妨碍交流,这是怎么会事呢?这其实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交流过程中,不自觉地遵循了某些规则,聪明的人把这些规则归纳整理出来,诸如主、谓、宾,定、状、补等,这便成了语法.语法能极好地帮助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句群及段落.
学好语文,需要有感情(
)地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人会问:“读书可以分为无声默读与有声朗读,并各有优缺点,同样重要,为什么需要强调有感情地朗读呢?”这是因为:无声阅读最具优势的特点是阅读的速度快,被绝大部分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相对而言,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人就少了,这些人所花的有感情地朗读的时间就更少了.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边读书边思考,培养“语感”,达到心口合一,言出由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体会到某篇文章或某段文字的意境(不必在意是否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真实意思),增强想象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