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世博会作文】
问题描述:
世博会作文
陈东彬回答:
与热火朝天的世博会建筑工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世博会的认识与热情却要相对冷得多。据相关的调查数据,世博会除举办地上海一头热外,广大的内地一线城市,普遍表现的比较冷淡。原因是人们对世博会有各种误解,说什么的都有。比如有人把世博会看成是放大了的广交会或者是迪斯尼游乐园的变种,甚至有人问在世博会能否买到免费的外国商品,也有政府官员把世博会看成是又一个招商引资洽谈会。凡此种种都说明世博会宣传推介工作做得远不到位,世博会的真实意义远没有深入人心,加强世博会的宣传和正确引导迫在眉睫,就像世博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所说得那样:“世博会就像个大家千金,要赶紧走出深闺才行呀!”上海博览会研究中心主任季路德先生也不无焦虑地疾呼道:“如果不赶紧强化对博览会的正确解读,将会让许多人在家门口与千载难逢的盛会失之交臂。”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国际性综合博览活动,有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至今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全球性的国民大讲堂,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理性与生活感情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会又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这一点单从历届博览会的主题就可以窥见一般。比如: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博会的主题是“太空时代的人类”;1975年日本冲绳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的主题是“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科技—发展”;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确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挪威馆的外型由15棵挪威大松树构成,每一棵树都可以自由地拆卸组装,这个被命名为“自然之力”的展馆,所要传达的寓意就是,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气候问题,为此,挪威政府确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完全实现碳零排放。对此上海世博会主讲嘉宾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阐释道:“世博会就是让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全球未来,为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独一无二的方式,这就是它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从以上选列的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世博会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不愧为人类科技和人文的顶级盛宴!凡是参观或者经历过的人,都或多或少会从中受到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启迪和熏陶。
一位当年参观过大阪世博会的日本大学女校长,近40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印象深刻,新鲜刺激的世博会让她茅塞顿开,原来天地这么大,世界这么绚丽多彩。
早在1876年晚清政府就派出代表参加了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时任海关文员的李圭,面对许多连名字都叫不上的科技新玩意儿,激动不已的他把他们一一记录在《环球地球新录》里,在那次世博会上,李圭还看到了117名中国留学幼童的身影,他清楚的记得,这些小留学生们参观时的情形。一本书和一批小留学生把世博会的影响带回了当时还很保守的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眼界大开,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序幕,这无疑同时也给广大民众上了一堂科学、文明教育课,为随之而来的五四新文化一定做了铺垫。
当然,要说世博会最为吸引孩子眼球的还是那些新奇的科学发明。笔者此前在编写《科学的修炼》一书时,曾数次读到有科学家,小时候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世博会的故事,有的要长途跋涉,有的至今还对当时参观世博会的情形记忆犹新,可以说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一场形象生动的科普教育。
青少年正值科学素养教育的黄金时期,他们最好幻想、最富于想象,尤其对科学充满好奇。正如复旦大学郭定平先生所说的那样:“科技前沿的发明创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用直接的方式去参与接触,会激发他们主动探究世界的兴趣,打开他们广阔的思考空间。”由此可见,世博会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只不过它是科学的乐园而非娱乐的乐园。
世博会除了各参展国精心设计建造的主题馆和其中所展示的最新科学发明创造,以及最新技术产品外,世博会期间同时还举办大量论坛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扇通向世界各种文明的窗户,世博会的影响力绝非迪斯尼乐园,也绝非广交会能比拟。难怪日本现代化基础的创始人大久保利通大胆放言:一次世博会抵得上10万名留学生。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先生也发表类似的感慨:“‘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一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
世博会不是看看热闹那么简单,它在本质上其实是一场教育运动,一场公民科学启蒙与世界文化普及的教育运动,这才是世博会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