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三个少数民族的特点(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问题描述:

三个少数民族的特点(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龚家彪回答: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查看更多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