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归郑思肖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身,冥冥烟树林。[注]郑思肖:南宋末年有气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身,冥冥烟树林。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有气节的诗人。宋亡后,自称“孤臣”,住在苏州一个庙里,坚持不出来做官,连坐卧的方向都不朝着北面。

(1)颔联写到“落花”“酒”“月”等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2)颈联表现了友人和诗人怎样的节操?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孙玮回答:
  ﹙1﹚注意题目中的提示“各有什么作用”,也就是每一个意象都要分析其作用.答题时先理解意象本身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表现了友人和诗人怎样的节操”分析人物形象;“如何表现的”分析表现手法.“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描写的是翱翔于辽阔宇宙不与群鸟为伍的凤凰和性喜山林的麋鹿,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指友人和自己,表现出不向统治者俯首称臣的崇高气节.   答案:   ﹙1﹚﹙6分﹚①写“落花”﹙或“花落’’﹚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暮春时节,群芳凋零,借此渲染失落﹑感伤的离别氛围;②写“酒”表明自己以酒为朋友饯行,表达友情和离愁别绪;③写“月”是为了表明心迹,劝慰朋友,也聊以自慰,虽相隔千里,也可共享明月,肝胆相照.﹙每点2分,意合即可﹚   ﹙2﹚﹙5分﹚颈联表现了友人和诗人忠于南宋王朝、坚决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高尚节操.这两句诗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物节操的,诗人把友人和自己比作翱翔于辽阔宇宙不与群鸟为伍的凤凰和性喜山林的麋鹿,高蹈出世,表现出不向统治者俯首称臣的崇高气节.﹙句号前2分,句号后3分,意合即可.﹚   赏析:   首联切合题目,写友人的形象和送别的地点.友人年事已高,满头如雪的白发,是一位老叟.簪,古人蓄发,用簪绾结头发.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是指的男子用簪绾结长发.友人归去,取道水路,送行的地点是在浙江的边,浔,水滨.这两句各自构成一幅简单的画面,迎风飘拂的白发,和烟水迷离的江面互相映衬,显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颔联作为首联的补充,出句点明送别的时节和情景,暮春时节,群芳凋零.花落花飞,红消香断,诗人本已感慨丛生,更何况在落花时节,友人又要千里归去呢?与友人就此握别,何日重逢,能否再见,均未可卜,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只有这临别的一杯酒,也许能略壮行色,并可将恼人的离愁别绪冲淡些吧!对句即从眼前实景推开一层,虚写抒情,是劝慰朋友,也聊以自慰,不要为别离过分感伤,虽相隔千里,也可共享皎洁的月光.语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意.   一二两联多系实写,故颈联纯从虚处着笔,避免了文情的板滞.这一联以两个精整的对句,写友人,也是写自己的抱负和志趣.诗人送别的友人是谁,这位友人的性格节操以及千里归去的缘由,一二两联均阙而未提,但从作者送别的深情厚谊,隐然可见这位朋友的高尚人格.这两句便点明友人此行是归隐山林,因而可以推测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当在宋亡以后.上句以《庄子》中背负青天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即凤凰)来比友人放情江海作逍遥游.下句以山林麋鹿喻友人的疏野之性.两句既是赞友人,也是自喻.但是郑思肖心系国家,就在元兵已南下,南宋王朝濒临绝境之际,还以极大的义愤,叩阍上书太后,幼主(恭宗),激昂慷慨.所以他与友人此时的离世高蹈,决不是性喜山林,而是表现了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   尾联勒合,关合“送别”,在友人的归帆渐远渐隐之际,回眸凝望,只有烟雾萦绕的林木,昏黑幽暗,深不可测.“冥冥烟树深”,是写景,也暗示作者在易代之际心情的沉重与迷乱.这是诗中唯一完全写景之句,富于象征性.它深化了诗的意境,余音不尽,具唱叹之致.
查看更多
语文推荐
热门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