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材料一春秋至秦为创立期.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材料二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从西汉前期一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材料三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材料四元至清末为衰落期.因为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所以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
(1)据材料一,春秋至秦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哪些?
(2)据材料二,“宰相被杀的也达三十多人”、“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试说明其主要原因.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结合材料谈谈其体现的突出特点?
(3)依所学知识思考: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以北宋为例说明.
(4)试概述元至清末宰相制度衰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