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丽回答:
(1)英国移民在北美洲的殖民;(2分)美国成立后往西扩张领土。(2分)(2)第一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齐全。(7-8分)第二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三项。(5-6分)第三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二项。(3-4分)第四层次:背景、现象或特点、影响、认识只有一项。(1-2分)示例:背景:清朝前期,中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是清朝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地区出现了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人群。现象或特点:内容主要涉及商业贸易和日常生活;使用人群小;语言不规范。影响: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大形势下,基本适应了中外贸易的发展。认识:“广州英语”是早期中西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不够充分的产物。(3)要求:①角度明确;②英语发展的历程梳理清晰;③英语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正确;④有概括性的认识。第一层次:四项齐全。(7-8分)第二层次:只有三项。(5-6分)第三层次:只有两项。(3-4分)第四层次:只有一项。(1-2分)示例1: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洋务派招收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培养翻译人才;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外交人才。民国初年,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了解并能运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习英语的目标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身,扩展至学习西方文化。“文革”之前,英语学习的目标局限于阅读书籍。“文革”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综上,我国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国家形势的变迁密切相关。示例2: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以来,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纷纷侵华,为与列强交涉并学习其科学技术,近代学堂开设众多语种,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民国时期,外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为中国实行“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英语丧失了第一外语的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英语又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英语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高考科目。综上,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百年来我国外交关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