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初中议论文作文,题目是我为了尊严而读书
问题描述:
初中议论文作文,题目是我为了尊严而读书
蓝海回答: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网虫时代”里能真正安心读书的人似乎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将有限的时光全部交付网吧,日夜沉浸于电脑前而不可拔.即使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也渐渐远离书本,好像网络能满足他们一切,甚至一个“ctrl+c”搞定毕业论文.新一代如此荒于读书之势日盛,人文教育不断缺失,亦令人担忧.否则,也不会像新华网前些日子报道的那样,中宣部等部门须得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开展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不断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和运行方法,把开展这项活动融入节假日和“改革开放30年”等重大纪念日活动中,形成长效机制.至少,对全民来说这是一则利好消息.
我想,那些所谓“读书求理”“腹有诗书气自华”诸如此类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除了这些所谓读书是如何有意义外,似乎难寻一个切实有力的“读书之名”而足以激起人们的读书欲望.虽然说读书靠自觉,但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当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可能是一句读书人自我克制的安慰,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那些认同此理的人们需要一个读书的好环境.因此,中宣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的通知,试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出发点无疑是好的.
按说,读一本好书,无异于一次心灵的相撞与交流.根据某心理测试,除了不识字的人们外,一年到头,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的人,或者没有意愿去读一本好书的人,一般来说只会增加他的“生活浮躁度”与“人生盲度”.以此推来,放大到一个民族,夸张一点说“人们不愿读书”到了逻辑学家的脑中就会得出“荒疏一本书即亡国之根源”.
可是为何人们疏离书本,即使有些人藏一些所谓名著也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学富五车”,也许人们会把这归罪于这个时代的“日益浮躁”,或者是社会与生活压力过于繁重而根本是有心无力.我认为这些普遍存在的“开脱理由”,实则就是没有从好书里获得智慧的结果.古人“凿壁借光”,所云:“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这岂不是一个有力回证?你要是觉得此例过于“高尚而不现实”再加可笑无知,那对你来说,上面那个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意义并不大”.无疑,使厌书之人爱上读书,这无异是逼猫啃白菜.
如果可以,我想在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那则通知中,加上“读书,以尊严之名”这个主题.因为无论如何,抑或绝境里,抑或苦难中,一个人总在为尊严而活.当人们有“志”于自我改造与提高,把读书当成一种做人的尊严,那么一个人人把读书当一种习惯并以此为乐的时代也将为期不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