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至5题。隆中对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至5题。

隆中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不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出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

B

遂用猖獗(凶猛而放肆)

C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

D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A

任重而道远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日出而林霏开

D

足肤皲裂而不知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B

君谓计将安出(你认为我的将领应从哪里出兵呢)

C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确实是天资助将军的原因)

D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们哪一个敢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

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诸葛亮在对形势前景的分析中,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B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

诸葛亮认为,对曹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孙权“不可与争锋”。

D

诸葛亮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基础,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北定中原。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本文详略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诸葛亮论对策则详写,着力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B

本文语言较为简单呆板,如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只用了一个“善”字。

C

诸葛亮阐述自己的见解,思路清晰,推理严密,由近及远,层层递进。

D

本文选自陈寿的《三国演义》,核心部分是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作的回答。

孟凡利回答:
  【分析】参考译文:   n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见诸葛亮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缺乏智谋,才识浅短,没有办法,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n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的豪强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用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势险固,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民兴旺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到秦川,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n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查看更多
物理推荐
热门物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