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隋唐轻徭薄赋的措施
问题描述:

隋唐轻徭薄赋的措施

毛万标回答:
  隋文帝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隋文帝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量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取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李世民《贞观政要》李世民深知正是隋炀帝的横征暴敛破坏了社会和谐,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其覆亡的重要原因,所以自己就采取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的政策,以创造社会的和谐。他在一份诏书中明确地说,“轻徭薄赋,务在劝农,必望民殷物阜,家给人足。”(3)他把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也作为自己的执政目的。他还总结出一套执政经验,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如割胫以自啖,腹饱而身毙。”(4)一个政府如果只知道剥夺民众,聚敛财富,而不知存恤国民,是不可能长久生存下去的,即使最后你府库盈溢,有着花不完的钱财,你也将“腹饱而身毙”,为老百姓所推翻。
陈桦回答:
  和我在百度上查的一样,有没有更详细一些的啊
毛万标回答:
  我觉得这是我找到最详细的了
陈桦回答: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毛万标回答:
  国家赋税,关系国计民生,是“帮国之本,生民之喉命。”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历代赋役政策,大体根据儒家的经济理论,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对赋税的负担,力求公平合理。秦汉以后,工商发达,货品流通,行商坐买,获利甚厚,乃有关市之征。盐为人人佐膳不可或缺之物,铁则为家家必备之器,盐铁本为自然界的宝藏,其利产佃自不应由私家商卖独擅,故汉代以来多由国家专卖。酒为大众所喜爱,消费量尤大,亦多归国家经营,而有榷酤之税。总之,历代对商税的征课重于田赋,多少带有重农抑商的意义,正合于儒家的经济理想。在上古的井田制度下,耕地由贵族分配,农民不许拥有私有土地,但税收甚为宽大。井田制度破坏后,农民可以自由增辟耕地,贵族只能按亩收租,土地所有权转移到农民手里。可以世代承继,自由买卖。汉代税额颇轻,三国两晋时代,农民荫附豪门,租额加重,直到北魏均田制出现,租额锐减,始复汉制。唐代租庸调制乃由北魏均田制蜕变而来,在轻徭薄赋的传统精神下,使农民有一份最低限度的生活凭藉。租庸调制破坏后,自由经济抬头,田地兼并盛行,历代整理户籍,丈量田亩,旨在杜绝豪门逃避租税,使农民能在国家法定租额的基础上公平负担赋税。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满清定鼎之初,即颁诏革除横征,蠲租贷赋,老幼废疾,豁免丁银,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徭役,此即清代发挥传统之轻徭薄赋精神以收揽人心的具体表现。顺治年间,因恐有司额外加派,胥役侵渔中饱,又敕编《赋役全书》,将直省每年额定征收起存实数,编列成帙,以期赋役公平,便于输将;官吏奉此章程,不敢苛敛,不失为一代良法。传统经济结构,到了清代,虽未改变,但并非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清代财政,量入制出,康熙年间,海宇承平,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谕旨,不独不必更出丁银,其地粮亦不必征收。雍正年间,将丁银并入地亩摊派,免除无地贫民的丁银负担,是清代税制上的一大特色。长江流域各省,以富庶著称,赋税虽觉稍重,民力尚足供支,惟自雍乾以来百余年间,由于水利失修,农田生产力减退,银贵钱贱,增加农民负担,漕粮积弊日深,浮收勒折,农民纳赋能力骤减。道咸年间,太平军起事前后,清廷为减轻农民负担,收揽人心,而有减赋措施,裁减浮收,减定赋额,革除陋规,厘剔积弊。减赋运动的结果,加速了农村的复兴。从而延续了清朝的国祚达数十年之久。清一代的赋役制度,一方面极力减轻农民负担,一方面使赋税的负担力求公平合理化,较之晚明,实见宽减。自井田始,以清代赋役终,传统中国的赋税制度,正是“轻徭薄赋”精神的具体表现;其间固不免波折起伏、旋回进退,皆以纾解民困、力求均平为最高理想。
毛万标回答:
  这个呢
查看更多
历史推荐
热门历史推荐